【精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

时间:2024-06-12 15:53:27
【精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说课稿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的第二节。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的编排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如求三角形的面积,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摆已学过的图形。一方面启发学生设法把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另一方面主动探索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出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不是直接把公式告诉学生。这样既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材中的插图给出了转化的操作过程,同时渗透了旋转和平移的思想,以便于学生理解公式的来源。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按照新课程理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

三、说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发展迁移原则。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

2、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拼摆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课件演示,采取旋转、平移的方法,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来源的体验和理解。

本节课在学习方法上我侧重以下几点:

1、学会以旧引新,掌握运用知识迁移、学法迁移进行学习的方法。

2、操作实验法。学生自己动手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摆出自己学过的图形,弄清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

3、学习讨论法。在操作实验的基础上,讨论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从而总结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说教学过程

针对上述内容的需要,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课

1、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好)。请大家拿出信封内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听好了,既然是游戏当然就有游戏规则,请想一想,如何在每个图形上折一次,使折痕两边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先思考或讨论有几种折法,再开始折,并用彩色笔画出折痕。

2、小组学生代表上台汇报操作结果。

3、师根据汇报有选择地在黑板上贴出以下四种折法:

4、让学生观察后提问。

师:这三个图形分别折成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什么图形?

生:这三个图形分别折成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师:如果我们知道长方形长为30厘米,宽为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从而引导学生可以先求长方形面积,再算它的一半就可以

那么如果有一块花坛形状是这样普通的三角形,面积怎么计算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大家有兴趣吗?(教师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拿出信封里面的学具,从中找出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你能发现了什么?同时在拼时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以下问题)

A、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什么图形?

B、拼成图形的面积你会算吗?

c、拼成的图形与原来每一个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学生在小组里动手拼一拼,并相互交流以上问题)

2、操作探索。

(1)小组合作探索、操作。

(2)小组交流。(学生积极踊跃的动手动脑,教师融入其中并适当给以启发)

3、展示交流

师:同学们,方法找到了吗?哪个小组上来汇报?

生:好,我们拿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我们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进行旋转,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发现这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这个锐角三角形的底。高等于这个三角形的高。因为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这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检测导结

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课堂小结。

通过分层次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应用,又使学生感受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变形应用,同时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75至78页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在第八册认识了三角形,第九册会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与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联系在一起,为以后学习圆面积和复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起到铺垫作用。教材先从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开始,再运用拼摆、旋转、平移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分别变换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然后归纳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我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及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关键。

教学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精品优秀篇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1、使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图形的割补,剪拼,渗透图形变换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中除以2的意义。

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广,学习自觉性较强的特点,采用尝试教学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课本,利用学具独立 /soft/作业,互相讨论和巩固练习,去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加以讲解和点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此处隐藏7380个字……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了呢?

生:所有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5或0。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呢?在怎样的范围内呢?

生:在自然数中,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那这个数一定是5的倍数。

师:当然,我们研究的是不是0的自然数。

……(练习)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了。那我们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来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呢?

(同桌讨论,教师巡视并启发)

生1:我们先确定了一个范围。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不确定范围的话,数太多了,不可能研究得完。

生2:我们找到了这个范围内5的倍数特征后,就把范围扩大到所有不是0的自然数,进行了猜想。

生3:猜想后,我们又进行了验证。

师: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进行验证的呢?

生4:举例。看看有没有反例。

师:说得真好,最后我们才得出了结论——在所有不是0的自然数中,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5或0。然后运用这些结论能快速判断。

师:谁能完整地把这个研究过程说一说呢?(同桌说——全班说)

……

师:那2个倍数特征我们怎么研究呢?

生:也是先确定范围,寻找一定范围内的2的倍数特征。然后扩大范围,举例,寻找反例,最后得出结论。

师:那我们就用这样的研究方法,四人一小组开始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7

一、教学内容:本课是浙江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内容,P99~101。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课本例1是教学通分的意义和方法,着重使学生懂得这个公分母应该是几?课本试一试是给三个数通分,其中还有带分数,关键是提醒学生注意在带分数通分时,只要把分数部分的分数通分,整数部分不变。但每个带分数通分后,不能丢掉整数部分。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通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五、教法: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2、借助投影的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六、学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对操作演示的观察、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七、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出示小黑板)

1、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3和398和1116和20

2、(课本准备题)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填空题)。

(设计思路:通分是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新授前我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复习。复习第(1)题让学生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复习第(2)题时先让学生填空,再说一下这样填的根据,为通分过程打好基础。这两题都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约分,并且知道通过约分可以不改变分数的大小而使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发生变化。那么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使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发生变化而大小不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方法。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一。

把1/6和2/9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1)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首先要确定什么?(相同的分母)

(2)这个相同的分母如何确定?(讨论)这个相同的分母我们可以简单的称作什么?所以我们首先做的一步也可以叫什么?(找公分母)

(3)怎样把1/6和2/9化成分母是1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看图验证,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思路:在教学例1时,我先通过例题中的分数,引出异分母分数的概念,再引导启发学生把1/6和2/9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公共的分母必须是6和9的公倍数,从而引出了公分母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计算简便,取哪一个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关键。)

2、归纳通分的意义并揭题。

看书了解我们刚才做的书本上称做什么?

3、总结通分的方法。

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通分一般先确定什么?如何确定?再怎样?

4、尝试练习。

(1)课本练一练第1题

(2)试一试把3/4、2、和7/8通分。

第(2)题又是一个教学的关键点。首先引导学生讨论有3个分数怎么办?再讨论其中的带分数又如何处理,然后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把出现的情况进行反馈总结。

(设计思路:在教学通分过程时,我重点是解决对照公分母思考把原来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引导学生想:公分母是原来分母的几倍,原来分数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

四、巩固练习

1、找一找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公分母。(强调通分的关键)

2/3和1/4、3/8和5/12、4/21和1/7、3/4和7/10

11/15和5/6、7/12和5/8、5/22和4/33、10/39和9/52

2、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练一练第2题,强调通分的几种特殊情况)

3、把下面每组中的三个分数通分。(练一练第3题

五、综合练习

1、小明、小红和小军三人赛跑,跑同样长的一段路,小明用3/5分钟,小红用7/10分钟,小军用5/8分钟,请帮助他们排出名次。

4、找出几个比1/3大,比2/3小的最简分数。

六、课堂总结

1、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归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什么叫通分?通分的依据是什么?怎样通分?

3、通分和约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各位领导和和老师!

《【精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